
发布时间:2025-07-14 阅读0次
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2020年6月团市委启动实施了“希望小屋”儿童关爱项目,聚焦生活环境简陋、无独立学习居住空间的6-14周岁困境儿童,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空间,改善提升生活环境。2025年是“希望小屋”儿童关爱项目实施五周年,五载耕耘,温暖同行。五年间,潍坊从第1间小屋的建成到如今全市已建设小屋1306个,并积极援建西藏南木林、重庆开州、聊城等地小屋88个,1420名困境儿童居住环境改善,项目获评市委市直机关“优质服务项目”。
为展示项目实施5周年成果,激励受助青少年奋发向上、励志成长,展现小屋小主人们的成长风采,团市委、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开展了希望小屋“希望之星”评选展示活动,评选出“乐学之星”“生活之星”“健康之星”“进取之星”“公益之星”五大类“希望之星”。值此五周年之际,让我们共同翻开这份属于希望小屋的“青春纪念册”,聆听受助少年们从“被照亮”到“去发光”的成长故事,见证那些藏在方寸小屋里的无限可能。
健康之星
小景
小景,今年15岁,父亲病故,母亲改嫁,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。滨海团工委在“希望小屋”排查摸底工作中,发现小景与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大炕上,也没有自己的学习书桌,将小景纳入了“希望小屋”援建对象。很快,小景的“希望小屋”建好了,墙壁重新粉刷了,配备了崭新的衣柜、学习桌椅、床等,房间焕然一新。有了自己独立的小空间后,小景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,把对未来的期待都化作了书桌前埋头苦读的身影。
每月,结对志愿者们都会如约而至。他们与小景谈心交流,关心小景的学习生活近况,陪伴小景一起学习、整理房间等。志愿者们还陪小景爷爷奶奶聊家常,给予贴心的家庭教育指导。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下,小景学会了制定学习计划,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,墙上的奖状是房间里最耀眼的“装饰”。

篮球场是小景另一个“蜕变”的地方。运球、突破、投篮......每个动作都透着不服输的劲头。“打篮球不仅让我身体更强壮,还教会了我团队合作。”说这话时,小景的眼中有光。原先的羞涩少年,如今已成长为乐观开朗的“小太阳”,在运动中找到了自信,也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。
小博
潍城经济开发区的小博,母亲死亡,父亲打零工为生,爷爷奶奶享受低保,无工作能力。潍城团区委在“希望小屋”摸排中,将小博纳入了小屋援建对象。小博搬入自己的“希望小屋”后,团干部和志愿者们经常来看望小博,陪伴他整理房间、做课业,带他一起参加实践活动等。
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,志愿者们发现小博饮食不规律,存在挑食的小毛病,身形比较瘦小。在第一次集体活动午餐时,小博就吃了两个水饺,志愿者们怎么劝说都不再吃了。志愿者们在以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有意的引导小博改掉挑食的毛病,给他讲解挑食的危害,带他认识各种蔬菜等。随着开展志愿服务时间的增加,小博在集体活动中,越来越开朗、积极了,现在参加集体活动,他不仅能吃光分配的午餐,还改善了挑食的毛病,曾经瘦小的身躯日益挺拔,饭量也增加了。除了饮食上的进步,小博还爱上了打球。运动场上,他尽情挥洒汗水,用坚持与热爱提升身体素质。从瘦弱羞涩到健康阳光,小博用行动诠释了对健康生活的追求。

进取之星
小森
诸城林家村镇的小森,姥姥和母亲残疾,丧失劳动能力;姥爷务农,父亲打零工,全家日子过得艰辛而拮据。诸城团市委在走访中了解到小森家的情况后,将小森纳入了“希望小屋”援建对象。在充分征求小森和父亲的意见后,诸城团市委开始为小森改造专属的学习生活空间,从房间布局的精心设计,到各类物资的细致采购,再到最后的装修布置,整个过程历时近一个月。当小屋改造完成后,放学归来的小森看着焕然一新的房间,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,他一次次向团干部和志愿者们表达感谢,真挚的话语与满足的神情,让团干部、志愿者们所有付出的汗水都化作了甜蜜的收获。
小屋建成后,志愿者们定期到小森家中开展志愿服务,陪伴小森一起学习、谈心交流、整理房间等。在志愿者的关怀引导下,小森在多个方面有了显著进步。生活中,他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,将自己的小屋收拾得整洁有序,衣物摆放整齐,桌面一尘不染。不仅如此,为了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,小森还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。在学校里,他踊跃报名参加演讲比赛、学科竞赛、文艺汇演等,不断锻炼自己。课余时间,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,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,关爱孤寡老人、参与社区环境清理,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善意。生活的磨砺没有阻挡小森前进的脚步,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地追逐梦想。他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,在风雨中顽强生长,向着知识的阳光奋力伸展。相信在未来,小森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!
小娇
昌邑饮马镇的小娇,今年13岁,她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,父亲患有癫痫,发病时需要家人时刻照顾;母亲轻微精神残疾,生活自理能力有限。家中收入微薄,靠低保和亲友接济维持生计。虽然家中生活困难,小娇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,学习勤奋刻苦,成绩优异。昌邑团市委在“希望小屋”排查摸底工作中,发现小娇和家人挤在狭小的房间里,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,只能在餐桌上写作业,将小娇纳入了“希望小屋”援建对象。很快,小娇的“希望小屋”改造完成了,原本杂乱的角落改造成温馨的学习天地,明亮的护眼台灯、崭新的书架、舒适的座椅,新房间温馨、舒适。

小屋建成后,团干部和志愿者们定期上门开展志愿服务。志愿者们陪伴小娇一起学习,针对她的薄弱学科帮助强化学习,提升成绩。陪伴小娇一起阅读,分享阅读感悟等,不断拓宽知识面。志愿者们还经常与小娇一起谈心交流,了解她的生活近况,倾听她的“小烦恼”,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,帮助她缓解家庭压力带来的焦虑。在志愿者们的关爱下,小娇性格更开朗了,学习也更有动力了,还担任了学习委员,主动帮助同学们共同进步。